央视:人均每年“吃”化肥40斤
中国,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但同时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肥越用越多,地越种越馋」这是中国粮食十六连增背后的尴尬现实,该如何破局?
化肥之丧!
中国化肥总产量和总用量占据世界首位。据农业部估计,每生产9斤粮食就消耗1斤化肥,如果每个人粮食定量按照30斤/月计算,那么每个人每年差不多就消耗化肥40斤。
化肥是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对土壤养分的补充起到关键作用。然而过量施肥对土壤造成的损害却与日俱增。
从中国大量使用化肥看,越使用化肥,地力就越下降,就越依赖化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 而且长期低效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分积累、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和环境污染。
同时过量使用化肥极易使庄稼倒伏,而一旦出现倒伏,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其次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庄稼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易遭病虫的侵染,继而会增加防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食品的安全性。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中毒及诱发其他病症。
农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化肥过量的危害已是公认的事实,农业转型刻不容缓!土壤污染法,化肥农药零增长(负增长),有机肥替代化肥等行动都标志着我国农业步入绿色农业的巨变。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质量兴农”,强调绿色发展要突出一个“绿”字,通过转变农业发展导向,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等四大措施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
油用牡丹、油用芍药为农业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油用牡丹、油用芍药根系发达, 保水保墒,防风固沙,有效避免了种植传统农作物每年翻耕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起到涵养水土,提升水土资源质量的作用。
其次,中国是一个食用油进口大国,自给率不足35%,且进口中大部分为转基因油品。大力发展油用牡丹、油用芍药产业, 可改变国人的食用油结构,有效提高食用油自给率,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其深加工产品含有天然植物成份,无污染、安全健康且营养价值颇高。
如果能在实施化肥负增长目标的同时,把农业生产方式导向以油用牡丹、油用芍药为例的绿色农业,给予政策和财政的扶持,相信能够更早地解决化肥过量施用对土壤的毁灭性的破坏和由此形成的面源污染。
声明:本号发布的文章主要用于油用牡丹产业学习交流,如全文转载请标明“转自上禾牡丹”,谢谢支持!
发表评论